搜索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在线充值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本文来自

0891新闻

0891新闻

订阅|关注

请添加对本版块的简短描述

精选帖子

80岁古筝“祖师奶奶”在B站,她的演奏自带“侠气”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308

帖子

9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830 阿俊あ萍萍 发表于 2020-9-9 06:04:34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在年轻人聚集的 B 站,一头银发的演奏家孙文妍被称作古筝 " 祖师奶奶 "。她此前在国乐品牌 " 海上雅乐 " 演奏《月儿高》的视频不知道被谁传了上去,底下有人留言:" 自在从容,海阔月低,泛影涟漪。"
孙文妍今年 80 岁,她那一代民乐大师,还在台上的,已经没几位了。今年夏天,孙文妍本计划在 " 海上雅乐 " 再演《月儿高》,但因身体欠佳遗憾取消,她仍记挂着,等身体好些,要在 " 海上雅乐 " 开一场独奏会,演绎经典。
关于这位 " 祖师奶奶 ",网友们有许多疑问:" 弹得这么好,这筝一定很贵吧?"" 力达指尖,有一种侠气,怎么做到的?"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拜访了这位古筝泰斗。
见面地点是在复兴中路上一家咖啡馆,孙文妍由她的学生,今年 22 岁的马晓珺搀扶着走进门。咖啡店门口卖花,店主让她挑几支,在姹紫嫣红的簇拥中,她一眼瞧见角落里的几支荷花,洁白素雅,亭亭玉立。


在姹紫嫣红的簇拥中,她一眼挑中角落里洁白素雅的荷花 蒋迪雯 摄
一首曲子弹了 60 年,仍在自我超越
" 都是古筝,您弹起来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 这是听过孙文妍弹琴的人发出最多的疑问。
2019 年在澳门国际音乐节,演完三场离开时,观众追着孙文妍乘坐的大巴车依依不舍。2018 年在杭州,来自 17 个国家的作曲家听了她的演奏,有人说:" 我听到了从来没听过的声音。"2017 年在扬州参加国际古筝交流会,演完《月儿高》,有人忍不住问,您这琴声音太好听了,一定价值不菲吧?孙文妍笑着说:"2000 元。大概是这首曲子太美了,让你们觉得这古筝也很美。"
她试过标价 100 多万元的琴,在她看来,不同的琴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个性,但更重要的,是弹琴的人的个性。" 我们说十指连心,你心里的东西是可以传递到琴弦上的。所以演奏者要脑中有画面,心中有思想。"


她每天都会看《解放日报》,还会把有感悟的句子摘抄下来 蒋迪雯 摄
网友听《月儿高》时感受到的 " 安宁 "" 风骨 " 和 " 侠气 " 从何而来?孙文妍的儿子何小栋说:" 我母亲这代人,从民间走向学院,成了承上启下的一代民乐人。他们追求中正平和的哲学观。他们情感表达不是张扬的,而是含蓄的。" 从上海音乐学院退休后,孙文妍开始研究《高中物理》,何小栋不解,原来母亲发现,手指发力与加速度等概念有关。


孙文妍家一角 蒋迪雯 摄
活到老学到老,孙文妍每天都花很长时间读书看报,博采众长。翻开她随身携带的读书笔记,不少内容来自她每日必读的《解放日报》。希伯来大学前校长哈诺赫 · 古冯德、动画导演宫崎骏、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人的精彩言语,都被她整整齐齐摘抄下来。




孙文妍的读书笔记 蒋迪雯 摄
《月儿高》这首曲子她弹了快六十年,还没停止自我超越。" 我们的教科书里写到,声音有音高、音色、音量、音值的区别,我还悟到一点,音乐是有方向的,在空间中,音乐是上下左右的。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一点,如何让观众听见音乐方向的变化,让演奏变得更加立体。"


在卧室里练琴 蒋迪雯 摄
平实朴素的审美,是父亲留下的遗产
孙文妍的父亲孙裕德是著名民族音乐家,他精通琵琶和洞箫,1941 年创办了国乐研究会,专攻江南丝竹。想象中,童年的孙文妍应是衣食无忧,家人呵护备至。其实,孙文妍有 8 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全家人都靠父亲有限的工资生活,再加上父亲常常拿出一部分工资维持上海国乐研究会江南丝竹乐的活动和对朋友的资助,所以家庭生活只算得上维持温饱。
" 那时候家里只有两间房,一间大的是父亲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不能打扰。我记得那时候夏天吃一个西瓜,半个是要留给父亲的,剩下半个,其他家人分。"
父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抚弄自己喜欢的丝竹乐上。他的乐器不让家里人碰,也没想过要教自己的孩子。孙文妍学琴,靠的是耳濡目染。" 我父亲其实是一个很朴实的人,从不追名逐利。他当时是电力公司职员,下了班回到家,没有其他嗜好,就是音乐。" 孙文妍记得,父亲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在马桶上坐半个小时,弹琵琶或吹洞箫。" 坐在马桶上吹洞箫,猜一个词儿,你说是什么?臭气熏天!哈哈哈。"
要说父亲留下的遗产,孙文妍认为最重要的是一种 " 审美 " 观念。民乐里有 " 加花 ",即演奏者加入的即兴装饰音。别人的 " 加花 " 眼花缭乱,父亲的 " 加花 " 永远平实朴素。就是这 " 平实朴素 ",影响了孙文妍一辈子。她后来考进上海音乐学院,有一次在学校听见父亲的学生演奏琵琶古曲《浔阳月夜》," 真是清雅古朴,有种他乡遇故人的感觉。"


少女时代的孙文妍 受访者提供
孙裕德 1981 年去世,去世前两个小时,他还在为学生上课。他弹琴的假指甲,直到去世后才从手上摘下来。父亲离开后,孙文妍召集了原上海国乐研究会的老会员复会,继续以传承江南丝竹为己任。江南丝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张极具地域性和标识度的音乐名片。


年轻时的孙文妍 受访者提供
30 多年来,上海国乐研究会演出不停,在各种江南丝竹的比赛中获得殊荣。多年来,孙文妍培养了许多学生,不少人成了传承江南丝竹的年轻力量。身为上海市江南丝竹和浙派古筝的代表性传承人,孙文妍希望能传承最朴素、原汁原味的声音。她说:" 江南丝竹注重线条美、刚柔相济,把艺术做到极致,观众觉得好听,乐种就会保留下来。"


练琴前,绑上假指甲 蒋迪雯 摄
必须守住,不能让传统文化断层
在 B 站上,同样是弹古筝,孙文妍的《月儿高》,论观看量远不及 up 主 " 墨韵 " 演奏的 " 二次元 " 神曲《千本樱》,后者观看量超 3600 万。《千本樱》原曲由日本虚拟歌姬初音未来演唱,受到年轻人喜爱。民族乐器与二次元神曲的嫁接,强烈的节奏、令人眼花缭乱的指法和手速,十分吸引眼球,让人看到,古筝不只能演奏《渔舟唱晚》等传统曲目,还可以演奏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动漫歌曲。
孙文妍说:" 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年轻人用这件乐器来演绎他们喜欢的音乐,这样可以更好地推广古筝这件乐器。创新当然很好,我丈夫何宝泉是蝶式筝的发明者,用蝶式筝,《野蜂飞舞》这样的西方炫技曲目都能弹。但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呢?就是传统的东西断层了,你不弹那我来弹,我来教,传统的东西必须守住。"


孙文妍和丈夫何宝泉 受访者提供
在马晓珺看来,无论是《千本樱》还是《月儿高》,表现力各有千秋。" 如果把古筝比作瓷器,孙老师的琴声没有乾隆时代的华丽,而是比较像汉代的瓷器,古朴、大气、简约、高级。刚开始跟老师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弹不出她的感觉,怎么模仿都是东施效颦。我相信那些听过《千本樱》的年轻人,有一天听见《月儿高》,也会发现传统曲目的美。它没有爆款的华丽,是一种沉淀之后的美。"
最近,孙文妍把《月儿高》改编了一个 5 分钟的 " 缩减版 ",计划录制演奏视频,主动适应互联网传播。翻开她的笔记本,还有许多 " 待办事项 ":关于浙派古筝、江南丝竹的理论研究、演奏经验总结;关于多年来古筝教学经验的总结,对 " 快乐教育 " 理念的思考;对于民族音乐如何传承如何创新的反思…… " 所以我跟你说还想多活几年,因为还有好多事想去做。再不做,就来不及了。"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舞台上的孙文妍 蒋迪雯 摄视频采制:王清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891拉萨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